新聞中心
NEWS
行業動态
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态

淺談RFID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更新時間:2023-10-19 11:09:27點擊次數:17098次字号:T|T
無線射頻識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作爲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别技術,它通過射頻信号自動識别目标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别工作無須人工幹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可識别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别多個标簽,操作快捷方便。

物聯網是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射頻自動識别、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構造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Internet of Things”,而實現這種物聯的核心技術就是RFID。RFID技術的發展應用。

 

近年來,物聯網概念開始落地生根,這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之後的又一次信息産業革命。而RFID舊技術在物聯網的契機點上,煥發出新的技術價值,未來RFID技術将在物聯網領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無線射頻識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作爲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别技術,它通過射頻信号自動識别目标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别工作無須人工幹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可識别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别多個标簽,操作快捷方便。

 

目前,RFID技術主要應用于通道管理、數據采集與身份确認、車輛等物體定位等場景,基于此所産生的安全防範、智能交通應用、物資管理等應用,已經在現實生活中随處可見。目前,RFID在安防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出入口控制、防盜報警、電子巡更以及其他安全管理等幾個重點領域,其中出入口控制是最爲廣泛的應用。

 

通道管理

 

通道管理包括人員和車輛或者物品,實際上就是對進出通道的人員或物品通過識别和确認,決定是否放行并進行記錄,同時對不允許進出的人員或物品進行報警,以實現更加嚴密的管理,我們常見的出入口控制、門禁、圖書管理、超市防盜射頻卡、不收費的停車場管理系統等都屬于通道管理。



 

數據采集與身份确認系統

 

數據采集系統是使用帶有RFID閱讀器的數據采集器采集射頻卡上的數據,或對射頻卡進行讀寫,實現數據采集和管理,如常用的防盜報警系統、身份證識别系統、消費管理系統、社保卡、銀行卡、考勤系統等都屬于數據的采集和管理。

 

人和物定位及自動化管理

 

閱讀器放置在指定空間、移動的車輛、輪船上或者自動化流水線中,射頻卡放在移動的人員、物品、物料、半成品、成品上,閱讀器一般通過無線的方式或者有線的方式連接到主信息管理系統,系統對讀取射頻卡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确定人或物品的位置和其他信息,實現自動化管理,常見的應用如電子巡更、博物館物品定位、監獄人員定位、礦井人員定位、生産線自動化管理、碼頭物品管理等。



 

未來屬于物聯網

物聯網是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射頻自動識别、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構造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Internet of Things”,而實現這種物聯的核心技術就是RFID。RFID技術的發展應用,也從安防向更廣泛的領域延伸。


要實現萬物相聯,首先要将物理世界上那些不具有智能的種種物品與互聯網聯系起來,即物理世界與互聯網之間必須建立信息通道。在物聯網結構體系中,這一部分成爲感知層。物聯網的“物”包羅萬象,它們的體積、形态、所處環境、所含物質和運動狀态都千差萬别。因此實現感知層的技術必須要滿足相關要求:無線、自動、可靠、能靠吸取周圍能源工作;其硬件設備必須形狀能變、大小可調、制造簡單、低價、能承受惡劣環境。RFID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事實上,美國自動識别中心率先提出物聯網攝像時,RFID就被當作感知層技術首選。



 

RFID作爲第一個雛形物聯網中采用的感知層技術,與物聯網有着不解之緣。到2012年,幾乎所有在安防、零售、物流、服飾及藥品業等領域建立的物聯網都秉承了上述美國自動識别中心建立的雛形物聯網。近年來,RFID技術也極大地增加物聯網的功能,豐富了物聯網的内涵,物聯網的發展也推動了RFID技術的發展應用,如針對生鮮物品、藥物等“物”對物聯網提出的特殊要求, RFID标簽不但能夠提供商品的靜态信息,還能提供商品所在位置以及周圍的溫度、濕度等動态信息,大大提高了RFID标簽的智變度。


物聯網能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不少國家、企業、研究機構都投入積極發展與推廣這一技術。預計未來10年,除物流、零售業等領域的物聯網将繼續使用低價簡單的RFID标簽外,用于環境信息、城市信息、地理信息、交通信息等大量信息收集與處理的物聯網中的“标簽”,将會逐漸發展成爲一種包含CPU、各種傳感器、GPS定位器等部件的小型智能裝置,甚至是一個專用的微型計算機。




     目前采用RFID感知層的物聯網已實現了“人與人”通信與“人與物”通信,但要在未來的物聯網中要實現“物與物”通信與互動,必須提升裝在“物”上使“物”智能化的RFID标簽的智能化水平。此外,标準化、互操作性、協議、法規以及連接技術等,仍有待提升和完善。



(編輯:Admin)
地址:深圳市光明新區彙業路8号彙業科技園1A棟1樓 電話:0755-29948953
版權所有©2016-2018 深圳市傳麒智能電子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京ICP證000000号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産品展示  |   服務與支持  |   行業資訊  |   聯系我們  |